打草惊蛇
打草惊蛇拼音
打草惊蛇的意思
打草惊了草里的蛇。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
近义词
顾此失彼 操之过急 风吹草动 急功近利 因小失大 引蛇出洞 投石问路 打鸭惊鸳鸯
反义词
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多用于否定句
【英文】: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
【日文】:粗忽 (そこつ)をして相手 (あいて)に感 (かん)づかれている
【法文】:si l'on remue l'herbe le serpent s'enfuira
结构:连动式 感情:贬义词 字数:4字 年代:古代 热度:常用
出处
宋.郑文宝《南唐近事》:“王鲁为当涂宰,颇以资产为务,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。鲁乃判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
打草惊蛇造句
- 1、大家先不动声色,免得打草惊蛇,让他跑了。
- 2、在野外要进入草丛时,切记要先打草惊蛇。
- 3、警方守候多日,就是怕打草惊蛇,让歹徒溜了。
- 4、你打草惊蛇了惊什么蛇?
- 5、对方似仍未察觉,我们先按兵不动,免得打草惊蛇。
- 6、连长告诉我们,不要打草惊蛇,要对敌人进行围攻。
- 7、警方为了避免打草惊蛇,所以派出便衣警察埋伏在四周。
- 8、这种荒郊野外绝对少不了三两头家犬,为了不打草惊蛇,千万不要引起家犬的吠影吠声。
- 9、他的第二个冲动是不必打草惊蛇。
- 10、我是说我不想打草惊蛇。
打草惊蛇成语故事
南唐时当涂县令王鲁,爱财如命,贪赃枉法,手下纷纷效仿他敲诈民脂民膏。一天,百姓联名写一份状子控告县衙主簿营私舞弊,贪赃受贿,王鲁担心事情闹大,就压下案子,在状子上写道:“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”
打草惊蛇成语接龙
以"打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打蛇打七寸: 比喻做事把握住关键,才能取得成功。
打草蛇惊: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。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同“打草惊蛇”。
打凤牢龙: 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。
打鸭惊鸳鸯: 比喻打甲惊乙。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。
打草惊蛇: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。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
以"蛇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弓影杯蛇: 见“弓影浮杯”。犹言杯弓蛇影。形容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
骇龙走蛇: 龙蛇被掠走。形容声势浩大。
恶龙不斗地头蛇: 地头蛇:比喻称霸一方的人。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,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。
虚为委蛇: 虚:假;委蛇:随便应顺。指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酬。
地头蛇: 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。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