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汉语词典 > 秦隶

请至少输入1个汉字后按Enter即可查词




秦隶

秦隶

秦隶 qín lì
词语解释
秦代隶书。又称佐书。秦始皇时下杜人程邈作。对今隶而言﹐故又称古隶。
分词解释
隶书:
汉字字体,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,汉朝的隶书笔画比较简单,是汉朝通行的字体。
佐书:
指隶书。王莽时所称“六书”之一。
今隶:
楷书的别称。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,相传为秦程邈所创,称汉隶,又称古隶;楷书自汉隶演化而来,相传为三国魏钟繇所创,称今隶。
古隶:
秦汉隶书。与三国后盛行的今隶(楷书)对称。
秦始皇:
秦始皇(前259-前210)即“嬴政”。秦王朝的建立者。公元前246-前210年在位。十三岁继承王位,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嫪毐专权。二十二岁时开始亲政,镇压嫪毐判乱,又免吕不韦相职。任用李斯,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。灭六国后,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--秦朝,自称为“始皇帝”。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;统一法律、度量衡、货币和文字;筑长城,修驰道,同时焚书坑儒,实行文化专制主义。但由于严刑酷法,赋役沉重,广大人民痛苦不堪,他病死不久,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。



上一个词: 碎职 下一个词: 铙吹

别人正在查的词语